§6.5 孩子为什么总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? —— 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小心谨慎的性格

/心理困扰/

这一天,我接待了外地的一家三口。母亲是高校教师,父亲是政府官员,男孩是个重点学校的高二的学生。男孩原本学习很优秀,总是排在年级前20名,可是后来因为总生病,落到了年级几百名,现在还不想去上学了。他看过医生,吃过药,状态依然不好,家长看到我在报刊上发表的专栏文章,便联系预约来访了。

父母介绍说:“孩子从小就特别胆小,体质还特别差,总是生病,不是咳嗽就是肠胃不好。他还总担心自己有其他的病。从去年九月份开始,他出现紧张、焦虑等症状,甚至不敢一个人睡觉,学习也不在状态,经常不想去上学。没办法,我们只好带他去看心理科。大夫诊断说他有焦虑症。他就开始吃药,一直吃了半年多。虽然现在状态好些了,但是孩子说主要是自己的心态好转了,不是吃的药起作用了。”

心理咨询实践一再证明,当事人的感觉往往是正确的。既然男孩自己觉得状态好的主要原因是心态好转,那男孩的主要问题是什么,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心态变化?

原来,高一下学期的时候,男孩转学来到现在的学校。转学后他就总是抱怨,对这里的老师、同学和环境都不满意。勉强到了高二,刚开学不久他就出现了现在的症状,就开始就医吃药,成了病人。

谈到起因,男孩是这样说的。有一次,上生物课时老师讲到了艾滋病。男孩就联想到自己,因为有一次同桌不小心将血滴到他的身上,他就担心自己会被传染上艾滋病。这一联想可不得了,男孩本来就胆小,一想到自己可能会被传染上艾滋病,就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了,整天害怕得不得了,最后还自己偷偷去医院做了检查。虽然没有检查出什么,但是他的疑心还是没能消除。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,才哭着告诉父母,说自己可能得艾滋病了,是被同桌传染的。父母听了认为不可能,就劝说孩子不要担心。但是男孩还是害怕得要命。更让男孩害怕的是,他上网搜索到有关艾滋病的信息,对照上面介绍的症状,发现自己身上还真的有了那些症状。最让男孩担心的是两个症状,一个是他每天低烧三十七度多,另一个是他身上有了皮疹,主要在上下肢的回弯处。

这样一来,男孩就更担心害怕了,更以为自己被传染了艾滋病,更不在状态了。无奈之下,家长陪同男孩又去医院做了几次检查。直到最后一位医生告诉他,担心、害怕、紧张都有可能让身体出现低烧和皮疹等症状,男孩才不那么担心了。男孩自己说心态好些了,意思就是由于他心里不再那样担心、害怕,所以症状也缓解了。

但是,男孩的担忧并没有彻底解除,所以想通过心理咨询得到一个更明确的解释,好彻底消除内心的恐惧。

男孩首先问我:“都说我没有得艾滋病,可是我怎么会有低烧和皮疹的症状?医生说担心、害怕、紧张也会使身体出现这些症状,是真的吗?”

看来,帮男孩消除这样的担心和焦虑,是心理支持的关键所在。我先从心理暗示谈起。心理暗示就好像给人贴上了一个标签,人常常会如标签所标示的那样发展。有人把这称为“标签效应”。

为了使男孩更深刻地领悟这一点,我介绍了有关心理暗示的实验。研究者在被试者的皮肤上贴上一片湿纸,告诉被试者,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纸,能使皮肤局部发热,要求他们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。十几分钟过去后,研究者将湿纸取下,被试者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,摸上去还有点发热。其实,那只是一张被自来水打湿的普通的湿纸。这就是标签效应:被试者心里认定这个纸会让皮肤发热,于是,皮肤就有了这种发热的反应。

这个实验让男孩有所领悟,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怀疑:“一个人心里的想法真的这样厉害?”

为了帮助男孩彻底消除疑虑,让男孩深切体会到心里的想法对身体状况的影响,我决定来个“手指变长”的现场试验。

试验指导语是这样的:“请你首先放松身心,放松,再放松。好,请伸出两只手。你看,我们每个人的手腕处都有两道横纹,现在把两个手腕的横纹对齐。然后,两手掌相对合并朝上,看看两只手的手指是否一样长。没有特殊情况的话,手指当然一样长,对吗?然后,放下一只手。这时,请闭上眼睛,想象另一只手在生长,生长,生长,生长……你看见这只手在一节一节地向上长,不停地向上长,长成了一棵树那样高,长成了十层楼房那样高,长得像《西游记》中如来佛的大手那样,五根手指像五根柱子耸入云天……”他就这样专注地想象,一分钟,两分钟,三分钟……

几分钟后,我让男孩把两只手的横纹对齐再比一下。这时,他惊奇地发现,这只手真的长大了,变长了,长了一厘米左右。

男孩颇受震动,深有领悟:“啊,心里的想法原来这样厉害!难怪大夫说心里总是担心、害怕就会出现症状,原来心理活动真的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呀!”

我肯定地说:“是的,你领悟得很好。你此前出现的其他症状,什么嗓子不好哇,肠胃不好哇,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你没有病,你的身体很正常,你是一个身体正常的男孩。你明白马老师的意思吗?”

男孩放松地笑了:“我知道了,以后不再把自己当病人,不再担心自己有病了。”转而又说,“可是,我对现在的学校很不满意,老师和同学的素质都特别低,特别是我那个同桌。所以,我就不想去学校了……”

我笑了: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

男孩若有所思地说:“您是说我看他们不顺眼,是我先入为主,是我自己的原因?”

为了帮助男孩深入领悟这一点,我向他介绍了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巧妙的实验。研究者让两组参加者给一位女士打电话。打电话之前,研究者告诉第一组的人说,对方是一位冷酷、呆板、枯燥、乏味的女人,告诉第二组的人说,对方是一个热情、活泼、开朗、有趣的人。

介绍到这里,我问男孩:“你猜哪一组的通话时间更长?”

“第二组。”男孩几乎脱口而出。

我肯定地说:“对,实验结果是,第二组的人与这位女士谈得非常好,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的人要长。而第一组的参加者,很难与这位女士顺利地交谈下去。问题是,接听电话的是同一个人,而且对这边的通话者分组并不知情。这是为什么?这是因为,第二组的参加者把那位女士想象成热情、活泼、开朗、有趣的人,并以同样的态度与之交往,而第一组正好相反。就是说,决定我们对外界的人、事、物的态度的,不是外界的人、事、物本身,而是我们的心态。这告诉我们,就一般情况来说,如果一个人总是抱怨周围的人、事、物,那往往是因为他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,往往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。你说呢?”

男孩认真地点头:“对,我确实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,我本来是年级前20名,可是转学后却到了年级三四百名,我怎么能满意?”

至此可以判断,男孩身体上的所有问题,都是由心病造成的。男孩扮演病人,就是面对心理困境时的自我心理保护。而长期的看病、就医、检查、治疗的过程,又强化了这种心理效应。

/心理解析/

那么,男孩为什么要扮演病人呢?

为此,我跟他们全家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。

男孩的母亲说:“这孩子从小就胆小,而且体质差。小时候他一直在老家跟奶奶生活。奶奶对这个孙子是谨慎又谨慎,小心又小心,怕这怕那,不敢让孩子出门,不敢放手让孩子玩耍,甚至不敢让孩子去幼儿园,使孩子从小没有和伙伴玩的经历。上学后,孩子还是三天两头地生病,三天两头地看病、吃药,可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看病就医的过程。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还得过疝气。当时可把我们一家人给吓坏了,奶奶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,全家人都提心吊胆的。现在想来,我们大人的表现肯定对孩子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,让孩子变得更胆小了。”

这时候男孩的父亲说话了:“还有,他妈妈的脾气很不好,甚至是非常不好,她辅导孩子学习时总是大喊大叫。后来,还总拿自己的奋斗史教育孩子,说我们从农村来,通过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,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。”

男孩的母亲反思说:“是,我对孩子的期望确实越来越高。暑假里我给孩子补课,我心想自己是教英语的,孩子的英语怎么能不好呢?哪知道,过高的期望让我们娘俩矛盾重重。”

男孩接过话头:“从小我妈妈就把我管得特别严,总拿自己的奋斗经历说事。每次她一提到我的成绩,就跟我着急上火。暑假里她非要给我补课,我心里非常不愿意。结果是,她越补课,我越不爱学,所以,暑假里我们闹得非常不愉快。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,我的名次还是那样,也没看到什么进步。我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,上了那节生物课,我就出问题了。父母的努力我不否认,但是他们太拼了,太过正面了,我学不了……”

可见,男孩扮演病人,担心自己得艾滋病,是由他的性格问题造成的,其性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胆小怯懦、缺乏安全感。幼儿时期奶奶过度谨慎的养育方式,生病时家人小心谨慎的照顾,上学后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及过高期望,都在“培养”着男孩的这种性格。更重要的是,爷爷、奶奶、爸爸、妈妈没完没了地给他消极评价,诸如胆小哇、害怕呀、身体不好哇,又不断强化着男孩的这种性格。结果,男孩自己也认定自己是个胆小的人,这让男孩内心更加缺乏安全感。

男孩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心灵的安宁呢?

男孩慢慢地意识到,似乎拿高分可以让不安的心灵得到保护。于是,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,他越来越拿学习当回事,越来越拿分数当回事。从小学到初中,他的名次一路飙升。这也确实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保护。但是,一个学生很难永远保证分数上的优势,一旦名次下滑,心灵就会继续在不安中挣扎。

那又该怎么办呢?男孩在无意间发现,生病是个不错的办法。于是,男孩一遇到困境,就会出现病痛,就成为病人了。

而生物课上关于艾滋病的内容,不过是给男孩提供了一个生病的诱因,让男孩把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导致的极度不安,转移到了对艾滋病的担心上来,从而起到了暂时逃避学习这个现实压力的心理自我防卫的作用。

/心理对策/

第二次来访时,男孩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:“我心里轻松了许多,不再那么紧张、害怕了。可是,我这种性格该怎么改变?”

我给男孩讲了一个故事。有一个少年,他认为自己身上到处都是缺点,最大的缺点是胆小。为此,他很自卑,觉得自己前途无望。一天,少年鼓起勇气去看心理医生。医生听了他的诉说,十分喜悦地握住他的手说:“这怎么能叫缺点呢?这分明是个优点嘛!你只不过是非常谨慎罢了,而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,很少出乱子。”少年有些疑惑地说:“那么,勇敢反倒成为缺点了?”医生摇摇头说:“不,谨慎是优点,勇敢也是优点。如果你是位战士,胆小显然是缺点;但如果你是个司机,胆小肯定是优点。”

看男孩有所领悟,我说: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的许多性格表现,很难说是优点还是缺点,只能说是特点。就是说,这些性格特征没有道德评价的意义,应做中性评价,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。现在,你可以对自己的性格重新做个评价了吗?”男孩说:“我就是把问题想得比较细,对事情的后果想得比较多,比较谨慎,比较小心……对,这不是挺好的性格吗?怎么能算胆小呢?”

我鼓励他说:“就是嘛!你只是谨慎小心,怎么是胆小呢?从现在开始,把‘胆小’这个字眼从自己的词典里删除吧。”

男孩挺起胸脯,脸上也有了笑容。

在和家长后续的沟通中,家长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,于是我们达成了共识:一是孩子没病,应尽快停止医学治疗,并逐步停药;二是转移对孩子的关注点,从关注症状转移到关注正常表现上来;三是采取中性评价策略,不要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,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也要从自己的词典里删除“胆小”这个字眼,对孩子的许多表现都应采取中性评价策略;四是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,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